美國大學的申請對于國內的準留學生來說,是有一定的難度,很多學校的錄取標準、提交政策讓大家摸不著頭腦。對于美國的大學申請,背后是否有規律可循?
常青藤院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明確指出,其本科新生中有1/3在高中階段就有學術研究經歷(academic research)。對本科生錄取要求如此,更不用說申請研究生了。
01、賓大錄取概況
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入學申請人數從去年的56,333人減少到今年的55,000人。一年級的學生人數預計約為2400名學生,錄取率為8.39%。
學術表現一直是大學申請的第一要素,也是賓大在畫像中提到的第一個要點。
02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錄取概況
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2021- 2022年早申請階段招收了821名學生,常規申請階段則錄取率1,586名學生,他們將一同組成2026屆學生,整體錄取率為6.5%。
學校官網提到了錄取學生為科學研究發展做出貢獻:一名被錄取的學生擁有“the First Multi- probe Injection EpiPen”的專利;另一名學生則發表了關于使用計算醫學預測卵巢癌的研究。
經過多家美國院校的招生及錄取數據,我們可以發現美國大學錄取的關鍵因素。
美國大學錄取的關鍵因素
學術能力的強有力證明
在疫情爆發之初,包括哈耶普斯麻等在內的美國大學就曾發布過一份“錄取指南”,從中可以一窺美本錄取的5大關鍵因素。分別是:自我照顧、學術表現、對他人的服務和貢獻、家庭貢獻、課外和暑假活動。
不同專業的科研對學術能力的注重也各有差異。
商科關鍵詞:領導力/定量分析能力/組織管理能力
UCLAD的商科專業的錄取條件里明確提出要培養領導人才。
理工科關鍵詞:創新能力/實驗能力/邏輯推理能力
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碩士指出,候選人需具備數理和邏輯推理能力。
人文社科關鍵詞:定性分析能力/思辨能力/批判性思維
牛津的人類學課程的論文寫作要求明確指出,文章需體現你的分析、表達能力。
科研成果及論文發表
參與科研項目最關鍵一環就是成果的展現,一般體現在國內外聞名學術期刊的論文發表。
論文最直觀展現了學術水平和能力,比essay中的舌燦如蓮沖擊強十倍!
高質量的科研項目成果不僅能實打實征服招生官,更是為日后學術和職業生涯打下基礎。
耶魯大學、普林斯頓大學碩士申請要求中明確寫明,候選人需要提交論文寫作樣本。
所以,做沒做過科研項目是關于經驗經歷的證明,而做出的貢獻和論文成果才是個人能力的絕對象征!
高質量論文科普:
SCI/SSCI:世界最出名的科技文獻檢索系統的三大巨頭之一,是國際領域主要科學類檢索根據,所代表的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前沿學術水平。
EI:EI和SCI同屬三大巨頭,是由工程信息出版的工程技術綜合檢索工具。所涵蓋領域包括電子、電力、機械制造和土木工程等。
CPCI:CPCI包含了ISTP和ISSHP兩個會議檢索。其包括大量會議文件,例如重要研究成果發布會、研討會和論壇的文獻資料。涵蓋生命科學、農業、環境科學和工程技術等,35%與工程技術和應用科學相關。
更有說服力的推薦信
許多海外院校,通常會被要求提供網申推薦信,很多同學習慣找自己的任課老師或院長引薦。
若在985/211的學生還能借學校光環占較大優勢,但普通雙非的同學,可能就要思考其它方法了。
一般而言,推薦信需三封,限于對申請者有了解的人所寫,且與專業要息息相關,講師以上皆有資格為推薦人。最好三封各有其強調主題,以完全展現自己的特質及專才,并且能與其他申請材料相互呼應者為佳。寫推薦函時,依個人特質、明確事跡或成就來表現自己,而不是許多模糊、空洞美麗的詞句、且以誠信為原則,稍微夸大并無所謂,但嚴禁說謊及欺騙。
疫情以來,美國各大學為了能夠按時開學,都在積極做出響應,也在不同程度上保護國際生的利益。
盡管因為政策或簽證原因,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招生,但美國名校的吸引力不會就此減少,相信申請美國大學的競爭力依舊不會衰減。
希望同學們不要放松,現在依然是積極準備考試、規劃下一次申請的好時機!